回到教學網站

2022年2月19日 星期六

《華嚴經.十回向品》:淨妙

 《華嚴經.十回向品》:淨妙

當願眾生。

經文:
願一切眾生得離眾過惡淨妙功德,
願一切眾生得離眾過惡清淨妙相,
願一切眾生得離眾過惡清淨業果,
願一切眾生得離眾過惡清淨一切智心。

這個不容易發。

是為「一切眾生」。你用心發看看,一切哦。

發心是一種行法。

首先你要認同這種「方法」。你才會想去實踐。

但在你所能了解的「思想系統」,或是你的生活世界中,「發心」往往一般被等同於「幻想」。

幻想,只是一種心裡上的波動,沒有什麼其他「外溢」的效果。

我以前也如是想。

後來,讀胡塞爾的《經驗與判斷》與《被動綜合分析》,大致上可以如下說,
你的情感與意念,是一種「動力」,會影響了你的「判斷」。

只是要你沒排斥上述講法到無法相信的地步,只要你在日常生活中對上述講法仍有所感觸。

那麼,
讓自己藉由經典的提示,讓自己去藉由讀誦去「長出」這種大願大思大情在自己的生命中,在自己的肉身中,應沒有什麼壞處。

以這種「修行」方式,讓自己獲得了「更廣大更堅強更有智慧更有情感」的判斷力可以發動的基礎,是一種生命自己變化的方法。

如果你在讀某些「難的書」一直無法讀下去,
那麼去唸誦這些「廣大意蘊」的經典文字,去增廣你的「被動綜合分析」的背景域,你有一天就會長出可以「理解」的感受出來。

理解是「相應」。

真的,你去感受看看,看看理解是不是一種「相應感」。所以是「淨妙」。


《华严经.十回向品》:淨妙

当愿众生。

经文:
愿一切众生得离众过恶淨妙功德,
愿一切众生得离众过恶清淨妙相,
愿一切众生得离众过恶清淨业果,
愿一切众生得离众过恶清淨一切智心。

这个不容易发。

是为「一切众生」。你用心发看看,一切哦。

发心是一种行法。

首先你要认同这种「方法」。你才会想去实践。

但在你所能了解的「思想系统」,或是你的生活世界中,「发心」往往一般被等同于「幻想」。

幻想,只是一种心裡上的波动,没有什麽其他「外溢」的效果。

我以前也如是想。

后来,读胡塞尔的《经验与判断》与《被动综合分析》,大致上可以如下说,
你的情感与意念,是一种「动力」,会影响了你的「判断」。

只是要你没排斥上述讲法到无法相信的地步,只要你在日常生活中对上述讲法仍有所感触。

那麽,
让自己藉由经典的提示,让自己去藉由读诵去「长出」这种大愿大思大情在自己的生命中,在自己的肉身中,应没有什麽坏处。

以这种「修行」方式,让自己获得了「更广大更坚强更有智慧更有情感」的判断力可以发动的基础,是一种生命自己变化的方法。

如果你在读某些「难的书」一直无法读下去,
那麽去唸诵这些「广大意蕴」的经典文字,去增广你的「被动综合分析」的背景域,你有一天就会长出可以「理解」的感受出来。

理解是「相应」。

真的,你去感受看看,看看理解是不是一种「相应感」。所以是「淨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