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十迴向品
當願眾生
經文:
願一切眾生作無上法師 方便安立一切眾生於一切智
讀華嚴經,常常會讓人覺得自己的心量是不夠的。
大修行者是一種什麼樣的心量呢?看他們的願。
願,好像只是一張嘴,有什麼了不起呢?
來,你講看看,你動口看看,看看像上面的那樣的句子,你是不是講的出來?
未必。甚至,機會不大。
如果依現象學的理路,海德格爾,人,如果內心沒有一點什麼東東,是無法「講出來的」。
言說,是奠基於領會。
你要先有某種領會,於是你才能講出來。
雖然你講出來是出於什麼動機,那是另一回事。
但沒有先有的領會,你是「講不出來的」。
倒過來,如果我們能讓自己講出來,就是把內在的那種相關領會,更進一步的凸顯化成為模態狀態。
於是你從有生存論的「領會」,更進一步到了你「有心了」。
再來是,要不要去實踐出來,而已。
如何有心?
去講出來,去唸誦出來,是行法,是讓自己有心的行法。
實踐,至少是處於可能性的狀態了。
法師,如果某種味道太重,你改稱之為願意分享的人。
人,或你,願意去分享什麼?
你想分享智慧嗎?你有智慧可以分享嗎?
你想過,你的人生,你的樣態,也可以是這樣的一種模態嗎?
方便安立一切眾生於一切智。
願發了,如果沒有智,你慢慢的就會去有智。
願發了,如果沒有方便,你會慢慢的有了方便的智慧。
願發了,如果沒有眾生,慢慢的眾生會來找你分享智。
但,你想要這樣的一種人生樣態嗎?這是你人生覺得有意義的方向嗎?
大修行者,給了我們一個去思考觀察的樣態。
***
华严经.十迴向品
当愿众生
经文:
愿一切众生作无上法师 方便安立一切众生于一切智
读华严经,常常会让人觉得自己的心量是不够的。
大修行者是一种什麽样的心量呢?看他们的愿。
愿,好像只是一张嘴,有什麽了不起呢?
来,你讲看看,你动口看看,看看像上面的那样的句子,你是不是讲的出来?
未必。甚至,机会不大。
如果依现象学的理路,海德格尔,人,如果内心没有一点什麽东东,是无法「讲出来的」。
言说,是奠基于领会。
你要先有某种领会,于是你才能讲出来。
虽然你讲出来是出于什麽动机,那是另一回事。
但没有先有的领会,你是「讲不出来的」。
倒过来,如果我们能让自己讲出来,就是把内在的那种相关领会,更进一步的凸显化成为模态状态。
于是你从有生存论的「领会」,更进一步到了你「有心了」。
再来是,要不要去实践出来,而已。
如何有心?
去讲出来,去唸诵出来,是行法,是让自己有心的行法。
实践,至少是处于可能性的状态了。
法师,如果某种味道太重,你改称之为愿意分享的人。
人,或你,愿意去分享什麽?
你想分享智慧吗?你有智慧可以分享吗?
你想过,你的人生,你的样态,也可以是这样的一种模态吗?
方便安立一切众生于一切智。
愿发了,如果没有智,你慢慢的就会去有智。
愿发了,如果没有方便,你会慢慢的有了方便的智慧。
愿发了,如果没有众生,慢慢的众生会来找你分享智。
但,你想要这样的一种人生样态吗?这是你人生觉得有意义的方向吗?
大修行者,给了我们一个去思考观察的样态。
品嘗《華嚴經》的滋味
讀《華嚴經》的思考與發問
回到教學網站
2023年4月22日 星期六
華嚴經.十迴向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