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教學網站

2021年3月27日 星期六

《華嚴經.十迴向品》:清淨

《華嚴經.十迴向品》:清淨


經文:
願一切眾生清淨調伏 願一切眾生滅除煩惱

這是一段小文,乍看之下,也無驚人之處。

或許,人經歷過某一種生命的風浪後,才會感受到清淨與除煩惱之難得 。

人,為什麼無法清淨與除煩惱,
那是因為你自己很想要:忙與煩。

真的啊。你怕靜下來,因為一旦沒有外在的事黏上去,
你就會去「面對自己」。

面對自己,就會去看到自己的變化,看到生老病死,生死無常。
「死」現在前。

所以,你一定要把自己弄得很「忙與煩」,這樣你的人生「才有事做」。才不會去「看到自己」。

來,
如果你真的在某一人生的階段中感受到清淨與除煩惱的渴望。

來,自己先要有這種心,才成。

有空,唸誦上文,讓自己的心朝向著這方向去走。

**
《华严经.十回向品》:清净


经文:
愿一切众生清净调伏 愿一切众生灭除烦恼

这是一段小文,乍看之下,也无惊人之处。

或许,人经历过某一种生命的风浪后,才会感受到清净与除烦恼之难得 。

人,为什么无法清净与除烦恼,
那是因为你自己很想要:忙与烦。

真的啊。你怕静下来,因为一旦没有外在的事黏上去,
你就会去「面对自己」。

面对自己,就会去看到自己的变化,看到生老病死,生死无常。
「死」现在前。

所以,你一定要把自己弄得很「忙与烦」,这样你的人生「才有事做」。才不会去「看到自己」。

来,
如果你真的在某一人生的阶段中感受到清净与除烦恼的渴望。

来,自己先要有这种心,才成。

有空,念诵上文,让自己的心朝向着这方向去走。


2021年3月20日 星期六

《華嚴經.十迴向品》:看自己的高度

《華嚴經.十迴向品》:看自己的高度

經文
欲令自身作第一塔 普使一切皆生歡喜,
欲於世間生平等心 欲為眾生作清涼池,
欲與眾生一切安樂 欲為眾生作大施主。

人在世界有各種對自我要求的理想。很好。

佛經中描繪的菩薩的自我理想是什麼呢?
經文表達的很美。

如果你的生命開始有更多力氣去向內看,
如果你覺得肉體生命所能呈現出的人格美的程度,是一種更大的善,
如果你覺得你想嘗試看看生命的德性轉化可以純化到什麼程度…

那麼,你就要先立志,如菩薩般的立志。

志,即願,會成為一種指導性的力量,帶著我們做出生命中的各種選擇。

學著菩薩,拉高自己的高度,終有一天,生命會走到那層次。


**
《华严经.十回向品》:看自己的高度

经文:
欲令自身作第一塔 普使一切皆生欢喜,
欲于世间生平等心 欲为众生作清凉池,
欲与众生一切安乐 欲为众生作大施主。

人在世界有各种对自我要求的理想。很好。

佛经中描绘的菩萨的自我理想是什么呢?
经文表达的很美。

如果你的生命开始有更多力气去向内看,
如果你觉得肉体生命所能呈现出的人格美的程度,是一种更大的善,
如果你觉得你想尝试看看生命的德性转化可以纯化到什么程度…

那么,你就要先立志,如菩萨般的立志。

志,即愿,会成为一种指导性的力量,带着我们做出生命中的各种选择。

学着菩萨,拉高自己的高度,终有一天,生命会走到那层次。

2021年3月13日 星期六

《華嚴經.十迴向品》:智慧之啟動

《華嚴經.十迴向品》:智慧之啟動

經文
所謂
願一切眾生得清淨心,一切智寶而自莊嚴;
願一切眾生住善調地,遠離一切諸不善業。

可能會常聽人說,有智慧的人往往是能夠看到自己的人。

《老子》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人如何「自知」?

很難。因為,「自知」是一件很痛苦的行為;
罵人很爽,批判別人很爽,光只是「回頭看看自己」,你就痛的受不了。

所以,要先有「清淨心」,沒有這種心境,你無法回向自己。
回頭看自己,是智,是智寶,所以是「自莊嚴」。

自己是什麼貨色?自己比誰都清楚。
想不想承認罷了。但承認,是改變自己的「第一步」。

但承認也很難,因為,我們會用各種「外在」美好口號,以要求別人為方法,來「化妝自己」好像也有。

所以,我們要「善調」,調整自己;想去調整自己,自然而然就會「遠離一切諸不善業」。

不容易做到。

沒關係,先發起這種心。我們先唸誦,為別人唸誦,常唸誦;「一歷耳根,永為道種」。

種子有了,時間到,自己心中的種子自會發芽。


**
《华严经.十回向品》:智能之启动

经文:
所谓
愿一切众生得清净心,一切智宝而自庄严;
愿一切众生住善调地,远离一切诸不善业。

可能会常听人说,有智慧的人往往是能够看到自己的人。

《老子》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人如何「自知」?

很难。因为,「自知」是一件很痛苦的行为;
骂人很爽,批判别人很爽,光只是「回头看看自己」,你就痛的受不了。

所以,要先有「清净心」,没有这种心境,你无法回向自己。
回头看自己,是智,是智宝,所以是「自庄严」。

自己是什么货色?自己比谁都清楚。
想不想承认罢了。但承认,是改变自己的「第一步」。

但承认也很难,因为,我们会用各种「外在」美好口号,以要求别人为方法,来「化妆自己」好像也有。

所以,我们要「善调」,调整自己;想去调整自己,自然而然就会「远离一切诸不善业」。

不容易做到。

没关系,先发起这种心。我们先念诵,为别人念诵,常念诵;「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种子有了,时间到,自己心中的种子自会发芽。



2021年3月6日 星期六

《華嚴經.十迴向品》:自我的畫像

《華嚴經.十迴向品》:自我的畫像

當願眾生。

經文
具質直心 安樂心 利益心
仁慈心 恭恪心 無怨恨心 無仇敵心
能隨受者方俗所宜 於彼彼中作諸利益



這幾個心,不容易。
我們不一定發的起來。

甚至,在現代的社會,發這種心也許是一種「好笑」。

沒關係。

來,朋友、同學,
如果你想改變自己,如果你想讓人別可以自己產生變化,
你自己具有那些心,
才是真正的方法:於彼彼中作諸利益。

改變自己就 一定可以改變別人;像不像量子力學中的量子糾緾理論。

自己一改變,別人一定會跟著改變。

如果只是想要改變別人,那一定是要讓自己「不會變」,才有可能觀察出別人來。

如果只想改變別人,那自己一定不會變;依佛學,自己不會變,別人不可能變。

其實改變自己才是最難的難。真的難。但,卻是能入手的。

所以,理解與誦唸,是開始讓自己的這些心可以呈現的,入手功。

慢慢的,如果自己感覺自己在向著這方向移動,
那麼,就是開始在「於彼彼中作諸利益」。


《华严经.十回向品》:自我的画像

当愿众生。

经文:
具质直心 安乐心 利益心
仁慈心 恭恪心 无怨恨心 无仇敌心
能随受者方俗所宜 于彼彼中作诸利益

这几个心,不容易。
我们不一定发的起来。

甚至,在现代的社会,发这种心也许是一种「好笑」。

没关系。

来,朋友、同学,
如果你想改变自己,如果你想让人别可以自己产生变化,
你自己具有那些心,
才是真正的方法:于彼彼中作诸利益。

改变自己就 一定可以改变别人;像不像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纠緾理论。

自己一改变,别人一定会跟着改变。

如果只是想要改变别人,那一定是要让自己「不会变」,才有可能观察出别人来。

如果只想改变别人,那自己一定不会变;依佛学,自己不会变,别人不可能变。


其实改变自己才是最难的难。难。真的难。但,却是能入手的。

所以,理解与诵念,是开始让自己的这些心可以呈现的,入手功。

慢慢的,如果自己感觉自己在向着这方向移动,
那么,就是开始在「于彼彼中作诸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