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教學網站

2020年8月8日 星期六

如我所得的行法:《華嚴經.十迴向品》經抄

 如我所得的行法:《華嚴經.十迴向品》經抄


經文:

又願以此善根 令我得福德平等

【智慧平等 力平等 無畏平等

清淨平等 自在平等 正覺平等

說法平等 義平等 決定平等

一切神通平等 】 如是等法皆悉圓滿

如我所得 願一切眾生亦如是得 如我無異


佛學,一般的想像中好像是很苦的樣子,是苦行的一種生活模式。


這沒錯;但苦行只是一種「修行方法」。


如果依大乘修行的總原理:我即他;他即我。

那麼,

苦行之外,依然有很多俢行方法,例如,

我也是可以很快樂、很高興、很滿足的修行

(彌勒菩薩就是這種表相,所以祂一直笑嘻嘻的呈現)。


因為,我即他,他即我;

所以,只要我們能「願」,能「行」,所有的眾生都如同我一樣的快樂滿足,

那麼,快樂滿足,也可以是行法。


不一定要苦兮兮的!


在這人間世,或多或少,你總會有一些「滿足」。

這滿足,沒什麼不好,沒什麼好去推掉的,

甚至,這滿足,你可以值得更多的持有,

只要,

你有一個心願:

如我所得 願一切眾生亦如是得 如我無異。


唸出來,當你有某種滿足時!這就是修行。


不要以為很簡單,說到底「挺難的」。


來,首先,你有多少的那種滿足真的是可以讓你大聲的說出:如我所得 願一切眾生亦如是得 如我無異。


很多「自私」的滿足,就無法被大聲說出來。

例如,你「說謊」很獲得了什麼滿足,

於是你敢大聲說出:如我所得 願一切眾生亦如是得 如我無異?


再來,你的心量有那麼大嗎?例如,你數學考一百分,於是你敢發願:

如我所得 願一切(學)眾生亦如是得 如我無異


來,努力的讓你的人生有很多滿足,或是期待要有這種滿足,

只要你能有「如我所得 願一切眾生亦如是得 如我無異」這樣的宏願,

人世間的各種滿足,都是行法,都是修行。


例如:我能教得讓學生有所啟發 如我所得 願一切老師亦如是得 如我無異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什麼感到滿足的,就心安理得的放大心量,大聲的說出:

如我所得 願一切眾生亦如是得 如我無異。


不要小看這一小行為,這是「行法」;

你有,他也有。這就是佛法,就是俢行。


生命在滿足的同時,生命也向著另一更高檔次的人生格局,轉變。


*

如我所得的行法:《华严经.十回向品》经抄


经文:

又愿以此善根 令我得福德平等

【智慧平等 力平等 无畏平等

清净平等 自在平等 正觉平等

说法平等 义平等 决定平等

一切神通平等 】 如是等法皆悉圆满

如我所得 愿一切众生亦如是得 如我无异


佛学,一般的想象中好像是很苦的样子,是苦行的一种生活模式。


这没错;但苦行只是一种「修行方法」。


如果依大乘修行的总原理:我即他;他即我。

那么,

苦行之外,依然有很多俢行方法,例如,

我也是可以很快乐、很高兴、很满足的修行

(弥勒菩萨就是这种表相,所以祂一直笑嘻嘻的呈现)。


因为,我即他,他即我;

所以,只要我们能「愿」,能「行」,所有的众生都如同我一样的快乐满足,

那么,快乐满足,也可以是行法。


不一定要苦兮兮的!


在这人间世,或多或少,你总会有一些「满足」。

这满足,没什么不好,没什么好去推掉的,

甚至,这满足,你可以值得更多的持有,

只要,

你有一个心愿:

如我所得 愿一切众生亦如是得 如我无异。


念出来,当你有某种满足时!这就是修行。


不要以为很简单,说到底「挺难的」。


来,首先,你有多少的那种满足真的是可以让你大声的说出:如我所得 愿一切众生亦如是得 如我无异。


很多「自私」的满足,就无法被大声说出来。

例如,你「说谎」很获得了什么满足,

于是你敢大声说出:如我所得 愿一切众生亦如是得 如我无异?


再来,你的心量有那么大吗?例如,你数学考一百分,于是你敢发愿:

如我所得 愿一切(学)众生亦如是得 如我无异


来,努力的让你的人生有很多满足,或是期待要有这种满足,

只要你能有「如我所得 愿一切众生亦如是得 如我无异」这样的宏愿,

人世间的各种满足,都是行法,都是修行。


例如:我能教得让学生有所启发 如我所得 愿一切老师亦如是得 如我无异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感到满足的,就心安理得的放大心量,大声的说出:

如我所得 愿一切众生亦如是得 如我无异。


不要小看这一小行为,这是「行法」;

你有,他也有。这就是佛法,就是俢行。


生命在满足的同时,生命也向着另一更高档次的人生格局,转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