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教學網站

2021年7月3日 星期六

《華嚴經.十迴向品》經抄:指向

《華嚴經.十迴向品》經抄:指向

經文:
為令一切眾生皆得平等無分別同體善根故迴向,
為令一切眾生皆得一切功德具足莊嚴,清淨身語意業故迴向。

這句,是在華嚴經十迴向品的最後章節的部分文字了。
有了一種總結式的交待。

如果佛學是一種對人的質性之最大可能性去探討以及「實踐並與之發生」的思維系統,
那麼,
這一系統所指向的有其最基本的三個面向。

一、就個人內在的信念而言:皆得平等無分別同體善根。

二、就外在所表現的事功而言:一切功德具足莊嚴。

三、就個人肉身的呈現而言:清淨身語意業。

信念(未來)、事功(過去)、人格(現在)。

其實,人在世界走一趟,不也就是在這三方面被呈現嗎?

那麼,就佛學而言,這三面向最大可能的一種呈現姿態是什麼呢?

如上。

嗯,這和你一般所認為「要紅」的方向,不太一樣。

但,這是讓你活得很有意義,別人願意親近你的,人生之呈現方式。

而,要如此的行法的第一步又要如何而走呢?

讀與誦。

不要小看啊。

荀子.勸學篇: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
《华严经.十回向品》经抄:指向

经文:
为令一切众生皆得平等无分别同体善根故回向,
为令一切众生皆得一切功德具足庄严,清净身语意业故回向。

这句,是在华严经十回向品的最后章节的部分文字了。
有了一种总结式的交待。

如果佛学是一种对人的质性之最大可能性去探讨以及「实践并与之发生」的思维系统,
那么,
这一系统所指向的有其最基本的三个面向。

一、就个人内在的信念而言:皆得平等无分别同体善根。

二、就外在所表现的事功而言:一切功德具足庄严。

三、就个人肉身的呈现而言:清净身语意业。

信念(未来)、事功(过去)、人格(现在)。

其实,人在世界走一趟,不也就是在这三方面被呈现吗?

那么,就佛学而言,这三面向最大可能的一种呈现姿态是什么呢?

如上。

嗯,这和你一般所认为「要红」的方向,不太一样。

但,这是让你活得很有意义,别人愿意亲近你的,人生之呈现方式。

而,要如此的行法的第一步又要如何而走呢?

读与诵。

不要小看啊。

荀子.劝学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