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教學網站

2021年7月10日 星期六

《華嚴經.十迴向品》經抄:當為

《華嚴經.十迴向品》經抄:當為

經文:
以己善根如是迴向,
我當為一切眾生作舍,令免一切諸苦事故。
為一切眾生作護,悉令解脫諸煩腦做。
為一切眾生作歸,皆令得離諸怖畏故。

又回到經文前面。

讀經典,往往不是知識的增加,而是有一種感受,
一種以前沒有讀懂但現在讀懂的感受,跑了出來。

為什麼,你現在看懂了,因為你更成熟了,
你的生命在質性上有了另一層不同的轉化。

正因為人是不斷的轉化而來的一種成長變化,
所以,你才能有同理心,
可以對「他人」有一種寬容。

為什麼寬容?因為你知道,我以前也是如此走過來的。

如果生命沒有成長,你無法有寬容的基礎。

所以,你為什麼願意為眾生作舍、作護、作歸?因為,你走過人的成長階段。

你在人生中也嘗過:苦事、煩惱、怖畏。

佛學,從來不是給你烏托邦。

在歷史所呈現的過程中,烏托邦往往和災難,同在。

佛學不是給你烏托邦。真的。

佛學只是讓你的生命免於:苦事、煩惱、怖畏。
苦事、煩惱、怖畏,是來自於你生命的本身,不管於何時何地,都有。

遠離苦事、煩惱、怖畏,那是基於生命自身自我轉化過程中而來的「寬容」,才會在你身上長出來一種「紅利」。

所以,發願吧。唸誦。這是行法。

**
《华严经.十回向品》经抄:当为

经文:
以己善根如是回向,
我当为一切众生作舍,令免一切诸苦事故。
为一切众生作护,悉令解脱诸烦脑做。
为一切众生作归,皆令得离诸怖畏故。

又回到经文前面。

读经典,往往不是知识的增加,而是有一种感受,
一种以前没有读懂但现在读懂的感受,跑了出来。

为什么,你现在看懂了,因为你更成熟了,
你的生命在质性上有了另一层不同的转化。

正因为人是不断的转化而来的一种成长变化,
所以,你才能有同理心,
可以对「他人」有一种宽容。

为什么宽容?因为你知道,我以前也是如此走过来的。

如果生命没有成长,你无法有宽容的基础。

所以,你为什么愿意为众生作舍、作护、作归?因为,你走过人的成长阶段。

你在人生中也尝过:苦事、烦恼、怖畏。

佛学,从来不是给你乌托邦。

在历史所呈现的过程中,乌托邦往往和灾难,同在。

佛学不是给你乌托邦。真的。

佛学只是让你的生命免于:苦事、烦恼、怖畏。
苦事、烦恼、怖畏,是来自于你生命的本身,不管于何时何地,都有。

远离苦事、烦恼、怖畏,那是基于生命自身自我转化过程中而来的「宽容」,才会在你身上长出来一种「红利」。

所以,发愿吧。念诵。这是行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