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教學網站

2021年10月16日 星期六

《華嚴經.十迴向品》經抄:無畏與讀書

《華嚴經.十迴向品》經抄:無畏與讀書

經文:

願一切眾生得無畏心  離諸恐怖;
願一切眾生常樂求法  具足喜樂,眾法莊嚴;
願一切眾生離諸惡趣  滅除一切三毒熾火。

有時,讀多了、誦多了,倒也發現經文真的很具「邏輯性」。

來,首先要有「無畏」心。

無畏,對標的是什麼呢?常樂求法。

常樂求法,這種「好事」需要無畏心嗎?

要。

不然,你去求看看?說,你想要去思考生命人生的意義性的問題。

不用那麼大啦。

即使要你去讀「傳播理論」,恐怕都要有「無畏心」。

這幾年,當老師, 當一位想要學生去「讀書」的老師,愈來愈清楚:
讀書和「聰明」關係不大,和「勇氣」關係更大。

讀書,本來就會碰到某種理解上的痛苦,沒有幾個人可以撐得過去的。

尤其那些被「主流想法」教到認為讀書是「快樂學習」的那些高中生,
一旦讀書過程有理解上的痛苦,馬上就理直氣壯的把書丟掉,因為,這不是快樂學習。

來,高中沒有承受讀書痛苦的習慣,大學就很難有,出社會也往往不會去試著讀書找問題的解決。

所以,如果你不去培養學生的「無畏心」,真的,他們不會去碰書。

同學,朋友,家長,
你有看到這篇嗎?你相信嗎?

來,唸誦一下,迴向給所有的小朋友。

幫助別人就一定是幫助自己,自己的小朋友。

常樂求法,必然「離諸惡趣」。

你不用再罵個半死,他/她會自動的離諸惡趣。


《华严经.十迴向品》经抄:无畏与读书

经文:

愿一切众生得无畏心  离诸恐怖;
愿一切众生常乐求法  具足喜乐,众法庄严;
愿一切众生离诸恶趣  灭除一切三毒炽火。

有时,读多了、诵多了,倒也发现经文真的很具「逻辑性」。

来,首先要有「无畏」心。

无畏,对标的是什麽呢?常乐求法。

常乐求法,这种「好事」需要无畏心吗?

要。

不然,你去求看看?说,你想要去思考生命人生的意义性的问题。

不用那麽大啦。

即使要你去读「传播理论」,恐怕都要有「无畏心」。

这几年,当老师, 当一位想要学生去「读书」的老师,愈来愈清楚:
读书和「聪明」关係不大,和「勇气」关係更大。

读书,本来就会碰到某种理解上的痛苦,没有几个人可以撑得过去的。

尤其那些被「主流想法」教到认为读书是「快乐学习」的那些高中生,
一旦读书过程有理解上的痛苦,马上就理直气壮的把书丢掉,因为,这不是快乐学习。

来,高中没有承受读书痛苦的习惯,大学就很难有,出社会也往往不会去试着读书找问题的解决。

所以,如果你不去培养学生的「无畏心」,真的,他们不会去碰书。

同学,朋友,家长,
你有看到这篇吗?你相信吗?

来,唸诵一下,迴向给所有的小朋友。

帮助别人就一定是帮助自己,自己的小朋友。

常乐求法,必然「离诸恶趣」。

你不用再骂个半死,他/她会自动的离诸恶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