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教學網站

2022年9月10日 星期六

《華嚴經.十迴向品》:牙齒

 

《華嚴經.十迴向品》:牙齒

當願眾生

經文:
願一切眾生得可憶念莊嚴牙齒 其口清淨無可惡相
願一切眾生牙齒成就具滿四十 常出種種希有妙香

關於牙齒,你會想到什麼?

刷牙、牙膏、牙醫……。

關於牙齒,如何可能與「修行」有著一些行法上的關係呢?

這是《華嚴經》常見到的行法。從你切身可見的經驗中,來和修行扣上關係。

例如,牙齒。

從牙齒,連帶著出來「觀想」,一種和「生命德性」有相關的聯想的觀想。

從具體事物,聯想到「生命與德性之成熟相」。

這是行法。

這種「方法」,一開始你會覺得好像怪怪的,怎麼可能?

的確。

佛法的「行法」,並不是無中生有的。那是來自「佛學理論」而推演出來的。

大乘,基本上是「唯識觀」,識,即觀念和想象,是很重要的媒介。

認真的說,「識」是:經驗界是怎麼形成的「基礎」。

如果這一「唯識關」你走不過,這種「意根」修法,你下不了深心的。

一旦你在認識論上,對唯識論有某種理解和認可後,「觀想」就是一種隨時可和生活結合的「行法」。

例如,我在「寫字」,
那麼,我就可以唱言,當願眾生:字句清晰,悅可眾生;文義圓滿,法喜充滿。

念頭一入阿賴耶,因立果圓。

《华严经.十迴向品》:牙齿

当愿众生

经文:
愿一切众生得可忆念庄严牙齿 其口清淨无可恶相
愿一切众生牙齿成就具满四十 常出种种希有妙香

关于牙齿,你会想到什麽?

刷牙、牙膏、牙医……。

关于牙齿,如何可能与「修行」有着一些行法上的关係呢?

这是《华严经》常见到的行法。从你切身可见的经验中,来和修行扣上关係。

例如,牙齿。

从牙齿,连带着出来「观想」,一种和「生命德性」有相关的联想的观想。

从具体事物,联想到「生命与德性之成熟相」。

这是行法。

这种「方法」,一开始你会觉得好像怪怪的,怎麽可能?

的确。

佛法的「行法」,并不是无中生有的。那是来自「佛学理论」而推演出来的。

大乘,基本上是「唯识观」,识,即观念和想象,是很重要的媒介。

认真的说,「识」是:经验界是怎麽形成的「基础」。

如果这一「唯识关」你走不过,这种「意根」修法,你下不了深心的。

一旦你在认识论上,对唯识论有某种理解和认可后,「观想」就是一种随时可和生活结合的「行法」。

例如,我在「写字」,
那麽,我就可以唱言,当愿众生:字句清晰,悦可众生;文义圆满,法喜充满。

念头一入阿赖耶,因立果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